機械工業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前身為科學技術出版社,1952年更名為機械工業出版社,是建國后國家設立的第一批科技圖書出版機構。2019年初,機械工業出版社正式開始嘗試采用數字印刷,經過多年的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果。 數字印刷背景 采用傳統膠印量一般不會低于1000冊,如果賣不掉或銷售周期較長就會造成庫存積壓,增加經營風險;編輯對具體的印刷方式不太關注,在決定印數時存在思維慣性,不太會想到數字印刷;機工社在庫存考核方面的力度較小,沒有考核的幫助,推廣數字印刷的難度可想而知。 了解到以上幾點背景后,負責數字印刷的數字出版中心調研了多家出版社,對數字印刷的情況進行了充分了解,并針對機工社的具體情況,確定了主要目標:推動編輯嘗試使用數字印刷,依靠數字印刷自身優勢打開局面,真正起到減庫存、降風險的作用。 通過一番考慮,機工社決定從教育類圖書入手,面向編輯舉辦了宣講會,并在各種場合反復強調采用數字印刷的重要性,要求各分社予以重視。 同時,數字出版中心制作了一款工價計算器,編輯只需要填寫基本的圖書信息,就能同時生成傳統印刷和數字印刷的工價,一目了然。 2019 機工社強制給各分社下達了數字印刷的指標,并對沒完成的分社一一走訪,宣講,聽取分社意見,答疑解惑。 2020 數字印刷和傳統印刷的工價平衡點上調到了1500冊以上,從前印1000~1500冊的圖書都可以嘗試使用數字印刷,1000冊以下的印數也逐漸多了起來。 事實證明,數字印刷本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2019~2020年,機工社的數字印刷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到成倍增長的過程。2020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全年的印次達到3500多種,是上一年的6倍多。 與未采用數字印刷的2018年相比,機工社采用數字印刷后,總印次(傳統印刷+數字印刷)略有上升,總印量明顯下降。印制總冊數下降了21.6%,用紙量下降了23.6%,碼洋下降了13.6%,有效地減少了圖書的庫存量。 數字印刷作為一種生產工具,它與傳統膠印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實現一本起印,真正做到按需印刷、個性生產。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短板要克服,需要行業各領域共同努力。 2022“數字印刷在中國”技術高峰論壇 9月6~7日,2022“數字印刷在中國”技術高峰論壇以【迎接數字變革 激活印企潛能】為主題,在山東濟南與大家見面。屆時,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心副主任閆焱將為大家帶來主題演講,他將分享機械工業出版社在數字印刷方面的最新探索,以及如何借助數字印刷優勢在按需出版上大展拳腳。 演講嘉賓: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心副主任 閆焱 演講題目(擬定):發揮技術優勢,變革出版模式——數字印刷在機工社的實踐與思考 如何借助數字化發展大勢 最大程度激活傳統印企潛能 迎接新時代下新機遇 時不待我 快來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吧 特別注意 作為特殊時期的重要行業交流活動,在深化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需要參會人員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本次論壇不收取會務費(每家企業報名人數不超過3人,職務限企業中高層),如果您想報名參與本次盛會,請掃描上方二維碼申請參會。 注:非贊助供應商需付費參加,請單獨咨詢。 聯系人:李老師電話:010-882757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