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印版版面起臟故障,較常見的有圖像網點發花、糊版、版面臟污、浮墨蹭臟等。本文將針對這些故障的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 花版 花版是指在印刷過程中印版上圖文網點逐漸縮小,實地部位出現花白的現象,影響因素有潤版液、油墨、紙張與機器摩擦等方面。 01 潤版液酸性強或版面水分太大 這是產生花版的重要原因,膠印中需要時常注意。 處理措施: 印刷時應經常檢查潤版液的pH值,F在較先進的印刷機都有潤版液pH值自動控制裝置,因此,由pH值不當引起的故障相對較少,而需注意的是要掌握好版面的用水量。此外,不同墨性的油墨需要不同的酸性潤版液與之適應,使用時應注意調整。 02 著水輥與版面間壓力太大 印刷過程中,使用酸性潤版液清洗版面的同時對印版表面的圖文部分也有一定的腐蝕作用,而且著水輥的壓力過大會加劇對圖文基礎的摩擦,在這種情況下,圖文基礎逐漸縮小而產生花版。 處理措施: 重新調整著水輥與印刷版面間的壓力。 03 供墨效果不好 當著墨輥與印刷版面間的壓力過小時,版面圖文部分無法得到充足的墨量,從而使版面圖文基礎逐漸被破壞造成花版。 有時印刷操作人員僅僅考慮到了印刷品的色相,未能保證提供印刷工藝要求的墨層厚度,導致圖文基礎得不到有效的墨層保護引起花版。 處理措施: 對于前者,應重新調整著墨輥與印刷版面間的壓力;對于后者,可在油墨中加入適量的沖淡劑,同時增加墨路的供墨量。 04 滾筒之間壓力過大 印刷過程中,操作人員在調整印刷壓力時有可能將印版與橡皮滾筒間的壓力調節過大。這樣在增加了橡皮布變形的同時也會增大版面的摩擦力。 這種故障常表現為暗調部分出現糊版,亮調部分出現花版而版面空白部位發亮的現象。 處理措施: 檢查滾筒壓力是否過大,測量橡皮布和印版襯墊厚度是否合適,并注意檢查橡皮布是否有局部不平整的現象。 糊版 糊版是印刷狀況很差時出現的故障現象。 01 油墨過稀 膠印油墨具有適當的黏度和流動性。適當的黏度有利于印跡墨層在轉印時中間斷裂。 適當的流動性利于油墨的正常傳輸,印刷時操作人員常在油墨內加入稀調墨油或去黏劑以減少掉粉和掉毛現象的產生,但如果這些添加劑用量過多,會使油墨黏度過低、流動性過大。油墨在印版的圖文部位經過擠壓作用后,會向外鋪展,從而破壞網點周圍的親水層并造成糊版。 處理措施: 加入添加劑后出現糊版現象,有可能是墨性變差,不能通過加大版面水分來解決。深色油墨需要更換新墨或加入部分新墨,并可添加潤版液中的阿拉伯樹膠液;淡色油墨可以適當加入濃調墨油,擦糊版的版面時,深色部分可蘸藥水和膠液用力擦,淡色部分可先蘸膠液再蘸少量藥水輕擦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