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標簽模切過程中,經常會遇見很多故障問題,如帶標、標簽邊緣毛邊、膠層沒有完全被切斷、切痕過深、模切刀片粘膠、斷廢等,如果不及時處理,勢必會直接影響標簽加工的后續工序,甚至最終導致標簽成品不良,面臨被退貨的風險。 為此,筆者將根據多年來走訪各大標簽印刷企業積累的維修保養經驗,梳理在標簽模切過程中常見的幾個模切小故障和排除方法,以饗讀者。 故障一:模切帶標及排除方法 影響模切帶標的因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1)材料問題,底紙厚度不均、表面剝離力過小;(2)膠層較厚,模切后經過長距離才拉起排廢,膠層回粘;(3)模切走紙方向與排廢角度不合理(排廢角度不適用于每一種材料);(4)模切刀鋒不夠鋒利,沒有完全切斷材料或膠層;(5)模切刀平整度不夠,或刀線刃口受損出現小缺口;(6)選用模切刀的刃口角度與使用的材料不匹配,膜類、紙類刃口角度應不同;(7)使用柔性刀片時,磁輥加工精度問題(合格率較低)導致磁面直徑公差大;(8)磁輥磨損、底輥磨損、底輥加工精度問題(底輥中間段較兩端直徑小);(9)機器印刷幅面寬,磁輥、底輥直徑較小,加壓輥筒出現變形;(10)低速與高速生產時,機器側板穩定性差,機器產生震動;(11)磁輥、底輥產生跳動(輥筒軸頭與輥筒不同心,軸頭磨損、軸承磨損等)。 排除方法如下: (1)選擇品質保證的材料,如果因為價格原因無法更換材料,則要在切痕上做出犧牲,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2)減少排廢后紙路的長度,很多熱膠和膠層較厚的材料需要直排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帶標的可能性,從而避免回粘情況發生; (3)排廢角度盡量選擇與走紙方向相反的大角度排廢方向,并且剝離廢邊輥越細越好; (4)盡量選擇刃口硬度高的模切刀具,避免刀鋒模切膜類、合成紙類材料時刀尖磨損過快,不能完全切斷(變壓斷)指定材料層而產生帶標現象; (5)如果模切時固定位置帶標,需檢測刀鋒對應位置是否出現刃口受損現象,如果是磁性刀片,可以做180°調轉刀片方向確定排廢不良位置是否隨著刀片相應改變; (6)根據材料類別選擇不同的刀鋒角度,膜類、覆膜類以及韌性非常強的材料,都需要選用小角度刀鋒來模切,(小角度較大的刀具壽命較短);
|